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志刚
9月28日17时37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顺利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成功着陆,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中国人在太空行走,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科学探索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神舟七号”载人飞行的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和正确领导及全国各行各业大力协同的结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电科技集团)作为载人飞行任务的副总指挥长单位,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答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以承担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重大装备及关键元器件、软件研制生产为主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自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集团公司有25个研究所在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承担了重要任务,负责测控通信系统设备、雷达探测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大量关键元器件的研制任务,设备分布于各基地、指控中心及船、箭、航天服等,参加工程研制的科技人员数量超过7700人,共为工程提供了35套系统、1871台(套)设备、15397只(套)配套元器件、大量应用软件和309公里长的线缆,利用在航天测控系统和元器件研制生产方面数十年积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神舟七号”任务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首次之战和关键之战,成功的标准是“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与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相比,无论是任务的性质还是技术状态,以及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新的拓展和新的跨越。 在“神舟七号”任务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测控通信系统大多数地面设备的研制,实现从飞船发射、空间运行、航天员出舱行走和飞船回收全过程的测量、跟踪、遥控和全过程不间断图像、话音、数据的传输;负责飞船主副着陆场的搜救信息传输等设备的研制;负责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关键元器件的研制和航天员宇航服所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研制;负责新型中继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设备的研制;负责飞船、卫星上电源系统的研制。其中有许多是为“神舟七号”研制的新装备。比如,新研制了中继卫星地面终端站、测距转发站及两艘测量船上的测控通信装备,使得测控覆盖率大大提高。作为“神舟七号”飞船各种信号的传输通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神舟七号”飞船专门研制了“心电电极帽及引线”、“通信头戴电缆”,以便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能将航天员的生理信号和语音信号传输到地面。“航天服生理信号电缆”以及大量专为航天工程配套的专用线缆,如同绵延在整个飞船空间的神经与血管,在宇航员与飞船及地面之间连起了一条生命线。再比如,为了缩短搜救时间,最大限度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神舟七号”着陆场系统把搜救的重点从地面转向了空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专门为此研制了机载定向仪,并为应急搜救部队配备了便携式超短波定向仪,以保障返回舱在任意状态下着陆都能够迅速、准确定位。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的指示精神,坚持克服一切困难,采取一切措施,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切条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力以赴,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广大参研参试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责任感,精心组织,精心安排,使各项科研生产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顺利展开。 一是坚持统一指挥,落实责任。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分系统、设备、软件,甚至元器件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集团公司承担的任务覆盖整个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为保证“神舟七号”任务顺利完成,集团公司首先始终加强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行动,从集团公司总部到各参研单位,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研制试验工作,责任一级一级落实,指令一级一级传递,工作一级一级细化,从而形成上下一条心、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力协同,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使工程各项工作在组织体系上得到了有效保证。集团公司党组明确把“神舟七号”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集团公司头等重中之重的任务。为此集团公司进行了多次动员部署,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带队,赴各基地调研,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还到研制单位检查了解了关键产品技术状态。特别是在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求参战各单位做到“五个到位”,即系统设备到位,质量要求到位,保障人员到位,备品备件到位,应急保障方案及人员到位,确保成功。 二是严格质量管理,精益求精。对于高新技术集中的“神舟七号”来说,质量决不能有丝毫含糊。为保证稳妥可靠、万无一失,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坚持进度必须服从质量,故障必须复现,问题必须归零。为确保参加执行任务的系统、设备、软件和元器件有效运行,要求各参研单位实行对已交付软硬装备的巡检工作,根据工程进展建立周报制度、日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保证所有设备始终工作正常,状态稳定。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对我们集团公司来说,这次“神舟七号”任务和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改造和新研制的设备多。针对航天员出舱行走实况图像传输的特殊需要,对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增加了中继卫星地面设备;针对航天员出舱所穿宇航服的需要,研制了新的传感器、光电耦合器;针对新的飞船对电源的需要,改进了太阳能电池;针对信息传输容量增大的需要,对地面指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和地面光缆传输系统进行了改造。在这些研制工作中,集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技术,把最新的、水平最高的、成熟可靠的技术用于工程之中,研制出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新产品,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保持清醒头脑,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科学规律办事。这次“神舟七号”任务虽然有前六次飞行任务的成功经验,但是实现航天员顺利出舱,是航天技术突破性的跨越,技术极其复杂,充满风险和挑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闪失。因此集团公司所有参研参试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圆满完成任务的难度,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紧紧把住每一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都想深想透,严密组织,严格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最重要的高科技工程项目,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实施中,我们坚持通过工程提升技术,通过工程带队伍的基本思路,一开始便建立一支由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家领头、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担任攻关中坚力量的人才队伍,使工程任务在顺利完成的同时,也顺利实现了新老技术队伍的交接。现在,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国防科技事业、朝气蓬勃、创新图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电子科技人才队伍,已在集团公司形成。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积累的技术基础和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队伍,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必将为我国乃至世界航天高科技的创新发展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 在军工电子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我们集团公司形成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孕育出军工电子的七种精神,即:科技报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献身职业、成就事业的敬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求实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协同精神;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又形成了有时代特征、有电子科技战线自身特色的“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新精神。正是这种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我们的科技人员义无反顾,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 在“神舟七号”任务执行中,从火箭发射到飞船分离;从飞船进入太空轨道到宇航员出舱执行任务,再安全返回地面;从火箭、飞船、出舱宇航服内部的最基础元器件,到火箭、飞船上的电子设备,再到地面的各个测控、通信、指挥控制系统和定向搜救仪等,电子信息技术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航天工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航天电子不仅仅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天领域竞争的最关键因素。不断提高航天电子技术水平,实现航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们军工电子人的重要使命之一。 通过载人航天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有益的经验和体会,即: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是完成好任务的根本保证;坚持统一领导,发扬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是完成好任务的重要前提;坚持服从命令听指挥,以大局为重,甘于奉献,是完成好任务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是完成好任务的关键条件;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是完成好任务的核心基点;坚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完成好任务的重要原则;坚持弘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和电子科技人的优良传统,是完成好任务的文化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好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这些经验,完成好国家赋予我们的各项高科技工程任务。 中华民族在走向太空、利用太空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后,又一次圆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举国同庆。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们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全力以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兢兢业业,不骄不躁,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力争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将载人航天事业推向新的高峰!(以上文章于2008年9月29日刊登于中国电子报)
|